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关注>教学教研>详细内容

教学教研

以美育人 深度融合——长沙市中学音乐优质课例及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

来源:吴晓可 何晋 周礼 发布时间:2023-03-30 10:40:35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强化美育育人实效,用美育助力学生追求未来美好生活,3月29日上午9点,长沙市“以美育人,深度融合”中学音乐优质课例及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第一教学楼报告厅举行。

中南传媒集团《新课程评论》主编余孟孟,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化教育编辑部部长唐明,长沙教育学院音乐项目负责人张朝飞,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娄瑶琪,学校党委书记蔡席春,副校长唐海萍、刘灿辉,长沙市各区县中小学音乐教研员以及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化教育编辑部的专家们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胡婷主持。

刘灿辉副校长代表地质中学,对各位专家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美育与其他“四育”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本次活动既是对智慧环境下艺术模块教学与美育教学的一种展示,更是一种融合理念下对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探索。

我校高中音乐教师周琎和初中音乐教师曹颖分别带来两堂优质美育展示课——《键盘乐器》《海洋秘语》。

周琎老师执教的美育课是新教材高中音乐必修《演奏》模块课程《键盘乐器——钢琴》。本课以键盘乐器演奏活动为主题实践,通过鉴赏认知和弹奏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演奏钢琴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课程设计凸显音乐教育的实践品格和育人特点。

课堂上周老师优雅地演奏钢琴,引导学生鉴赏钢琴作品,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她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模式,让科技智慧赋能音乐教育,为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周老师的这堂课上,学生推开了音乐演奏的大门,初步探索钢琴演奏技巧,从零基础到顺利弹奏《欢乐颂》,过程中收获了器乐的知识,体会了弹奏的乐趣。整堂课处处展现着“以美育人”的力量。

曹颖老师执教的美育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海洋秘语》。本课围绕海洋之美展开,将海洋之美融入到文学、美术、建筑等各个学科,打破学科壁垒和知识结构的界限,引导学生从美学视角逐步感知、体验、创造并享受海洋美。

课堂上曹老师通过创设“海洋画卷”、“海洋诗词”、“海洋环保”等情境,带领学生逐步体会大海的形态美、艺术美、意蕴美。她从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拓展创造三个方面分层展开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海洋秘语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审美的素养,塑造了美的心灵。

长沙市教研员娄瑶琪对周琎老师的《键盘乐器》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优质评价。她认为整堂课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为音乐课程服务,增强了音乐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是整堂课的亮点。这节美育课既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又能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唯美,在美的基础上挖掘并培养学生特质,是一种还原生命本真的教育,是有品味、有特色、高质量的教育。

中南传媒集团《新课程评论》主编余孟孟对曹颖老师的《海洋秘语》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曹颖老师的文学素养及综合能力。他指出一堂好课就是一篇好文章,曹老师的这堂课设计精美,结构清晰,流程有序,逻辑缜密,注重审美发展的逻辑,从审美感知入手,最后上升到审美的联想,充分体现了美育过程的层次性。

余主编围绕“一堂好的美育课的标准、美育课的独特贡献”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他指出好的美育课堂应避免知识化倾向,将教学目标锁定在审美层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还原“三个意识”——学生意识、编者意识、课程意识,让美育课堂真正做到有悟、有序、有趣、有味。他强调美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不只是感受性的,更饱含着科学原理。键盘虽然有限,但音乐是无限的;美育课虽然有限,但对学生审美力的培养是无限的。

专家们的精彩点评打开了音乐老师们对美育课程的全新认知,也给老师们指明了美育课程的新方向。本次教研活动是对美育教学的一次精彩探索,同时也为美育教育工作者们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理念交流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们还会有更多美育教学的探索与尝试,让我们共同期待!

5aa2fa102bd64f5683a915ff4c5c9099.jpg

a4b7a42fa0e54a3cb9d973b08d03d36b.jpg

f01dc61fbf494ae590ef8abbfa81b420.jpg

049f5f3260a44665aafb7c777b55ae0d.jpg

df6240977e9248d5801f82ad91d38e97.jpg

终审:樊老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