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关注>教学教研>详细内容

教学教研

“研”途花开 众行致远 | 省级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中学地理研学课程化路径研究》结题汇报会

来源:周礼 黄赛芬 发布时间:2024-04-16 15:00:12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10日,由银河国际承担、黄赛芬老师主持的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A-155)——《中学地理研学课程化路径研究》结题汇报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会议由我校科研处副主任郭伏红主持。

课题于2021年3月立项,2021年10月顺利开题,2022年11月中期评估汇报。本课题由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易立文老师、正高级教师周建中老师担任顾问。参与结题评审的专家有: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周庆元教授,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发展所潘勇所长,长沙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刘玉岳老师。银河国际校长许韶歆、副校长刘灿辉、课题组成员老师出席汇报会议。

副校长刘灿辉对与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课题组成员予以肯定,对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各级各校的领导专家一直以来给予课题研究的引领与指导,以及为地理课题研究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鼓励课题组以此为新的起点,在学校推进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发挥头部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次结题研讨会由课题主持人黄赛芬老师和课题核心成员汤江波老师做结题汇报。黄赛芬老师从研究概述、研究成果和问题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汇报,重点总结了三年来课题组通过实践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汤江波老师汇总了课题组四年来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从理论上提出的以“四景”为核心的“研学金钉子”计划,以“四问”为核心的地理研学课程实施框架和以“七个层次”的评价量表为主体的地理研学课程评价框架。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也将持续推进,将从不同层面孵化出更多的创新教学成果。

两位老师的汇报充分展示了课题组成员近4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这些成绩离不开课题组18名成员的共同努力,他们以专业精神探究研学课程,用脚步丈量研学路径,进一步认识了 “地理经验”和“地理实践力”,构建了以地理经验的整体性、文化性为基础的研学体系。同时将“认知闭环”纳入“知行闭环”,打造了融合开发、实施、评价在内的多层次研学课程框架。此研学课程意在融合学科教育教学、地方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课程,并使之可复制、可推行、可转化。课程中将地理研学和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纳入整体框架,具体实施以情境为中心,着力推进可行、可评、可测的素养教育。

长沙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刘玉岳从地理专业的角度对课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课题组工作扎实、课题研究方向明确、理论架构科学、路径清晰、成果显著,研学课程化路径以“五化”为核心结构,符合“三新”课堂提倡的“五有四化”主题探究教学理论。此外,刘老师肯定了研学对学生在学习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并期盼教师将研学情境、课堂情境和试题情境打通,极大地发挥研学的作用。让学生能用地理的眼光观察生活,用地理的思维思考生活,用地理的语言表达生活。他鼓励课题组将现有成果、资料进行整理、提炼,物化成果,成书并出版发行。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发展所所长潘勇指出本课题成果丰硕,无论是理论支撑,还是实践成果,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他肯定了课题组成员长期的努力与实践,鼓励老师们继续前行,将成果推广,辐射更多的学校和地区。

课题责任专家、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庆元教授概括了课题的三大精彩之处:选题起点高、研究力量强、研究成果多。他对课题组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大期望:继续奋斗、持续深入、永续发展,并建议课题组将成果不断深化,走深走实,把课题做大做强,多物化成果。

汇报会上,周庆元教授向课题主持人黄赛芬老师递交结题通过并评级为优秀的文件材料。

校长许韶歆指出课题的顺利结题离不开各方面的指导与鼓励,地质中学将继续学习、不断探究、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工作,以研促教、科研兴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最后,专家评审团、学校领导、课题组成员在李四光广场合影。经历三年的研学课题顺利结题,这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在教研的道路上,地质中学的教师团队将继续扬帆远航。一群有志之人,以终为始,兢兢业业,秉持教育初心,眼里有光,手中有法,脚下有力。

0de3c0876e364902ab98ad1a8811851c.png

b09526fa3144418ebb5bf3ca992729e3.png

f5713d******446e28974c84cdba12331.png

85380492a0a84186b15246a9217dc129.png

终审:樊老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