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国际9月推荐读物
七年级必读书目:《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本书较完整地记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在文中,作者饱含深情地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批判,对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和反动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使革命青年从文章中得到了战斗的热情和反抗旧势力的决心和勇气。《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琐事和人物的美丑的价值观念。

八年级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九年级必读书目: 《艾青诗选》
《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显著的特征之一。他以敏锐的观察力,现实主义手法,描摹出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祖国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同时他的诗篇也激励了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如《吹号者》《我爱这土地》等。《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高度浓缩了作者的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

高一必读书目:《汪国真诗选》
二十世纪90年代,汪国真的名字可谓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其诗歌红遍大江南北,1990年被诗歌界称为“汪国真年”。《汪国真诗选》萃取汪国真诗集的精华,集合其《我喜欢出发》《山高路远》《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热爱生命》《如果生活不够慷慨》《小湖秋色》《假如你不够快乐》等百余首经典诗歌作品。他以一颗“返璞归真”的诚心,敏锐捕捉生活的真谛,写下昂扬而又超脱,充满睿智和哲思的文字,感动和慰藉所有年轻的心。

高二必读书目:《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本书通过描写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艾米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不论是她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习惯好恶,甚至一举手一投足,尽管不无夸张之处,但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雅茅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高三必读书目:《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本书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不仅如此,《史记》还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七年级选读书目:《白洋淀记事》
《白洋淀纪事》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境。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其笔调明丽流畅,文风秀雅、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八年级选读书目:《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展现的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精神,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更是广大青少年追寻理想的精神榜样。王树增的纪实文学巨著《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宏大的叙事结构、细腻而动情的笔触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全景式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书写了这部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英雄史诗,也增进了广大青少年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九年级选读书目: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沈、隐逸生活等。该书的编者是孙洙,别号蘅堂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孙洙编选唐诗,是依据沈德潜(1673年—1769年)的《唐诗别裁》及王士祯(1634年—1711年)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数量上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本书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较为简明。朱自清著有《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尧根据《唐诗三百首》重新加注。

高一选读书目: 《顾城的诗》
《顾城的诗》收录了《星月的来由·烟囱》《对宇宙大声发问》《我的幻想·美》《怀念》《铭言(二首)》《割草谣》《找寻》《无名的小花》《幼芽》《小风景》《我赞美世界》《生命幻想曲》《幻想与梦》《小树》《地基》《友谊》等多首诗。编排上基本上按照写作年月,但又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以利阅读诗感的连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