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报道>校园报道>详细内容

校园报道

《电动小车探究》:“跨学科融合教学”校际联动新路径、新范式研究展示

来源:办公室 范辉华 周礼 樊龙青 发布时间:2023-02-25 09:50:45 浏览次数: 【字体:

在中学90分钟课堂上,学生能否自己制作电池和小电车,并让小电车飞速地跑起来?2月23日下午,银河国际校园春风习习,春意盎然,在第二教学楼六楼通用技术课堂上,黄仁忠、龚娟熙、岳倩如三位老师,带领同学们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一场智慧环境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校际联动新路径、新范式研究展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本次跨校、跨学科教学展示活动通过教研网面向全国全程直播。活动由长沙市教育局主办、长沙市教科院承办,银河国际和国防科技大学附中协办,主题为“智慧环境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校际联动新路径、新范式研究展示”。

我校党委书记蔡席春代表银河国际致辞。他说,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我国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是通过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介入和融通,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本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综合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聂庭芳在讲话中,用了“可敬可佩”“可喜可贺”“可期可待”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的开展。他说,今年是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三新”的第一年,也是长沙市提出全面迈进品质教育的开局之年,要做好基础学科的建设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教学,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本次活动是示范区的大胆探索,是长沙市为推出综合改革的学科融合先行范式所给出的答案。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缪雅琴到会讲话。她指出,本次活动基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教育综合改革和品质教育理念,旨在推广“学科融合”下的项目式教学范式和跨校联合教研路径、跨学科融合教学范式,推进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赋能育人方式创新变革。

本节课由我校通用技术学科黄仁忠老师、高中化学龚娟熙老师和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岳倩如老师联手,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跨校、跨学科教学。

先由通用技术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识别国产电动汽车车标”小游戏,学习电动汽车相关知识并动手拼装模型车,然后再由化学老师带领学习电池原理相关知识并研制电池驱动小车,最后由物理老师带领学习加速度相关知识并对模型车的加速度进行测试。

G2201班蔡卓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一堂课上学到了三种不同课程的知识。她表示自制电池驱动小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虽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最后还是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圆满解决了。

我校副校长刘灿辉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指导:通过一节课,三个教学任务将通用技术、化学、物理学科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

这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校际联动新路径、新范式研究展示课得到了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长沙市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市通用技术教研员邹良认为,授课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掌握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实践动手,搭建小车模型,引导学生形成技术意识、工程思维、物化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了深度学习,体现了环保理念、弘扬了爱国精神,凸显了育人价值。

长沙市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中学物理教研员戴岳为表示,这种基于项目的整合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今后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会更强,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李辉指出,本堂课的选题切合时代发展需求,具有强大的立德树人效果。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学科的融合模式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校际联动的双线教学为智慧校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长沙市学科融合研究团队首席专家朱涌表示,《电动小车探究》是湖南省首堂在设计意识、教学组织、信息技术上兼具创新、创意和实效的实验探究课。它打破了学科固有界限和教学环境限制,实现不同学科、不同校区在同一技术平台上的创新融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面向未来教育的高阶思维学习者。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邹海龙强调,开展跨学科综合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长沙市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智慧教育示范”创建项目城市,将跨学科综合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应用,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多场地教研活动创新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促进了育人方式变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推进了数字化赋能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本次展示活动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

941e911ef70a4a36bb9c1c635c47fdd0.jpg

14a3c67129dd434badb2c6605ab4632c.jpg

5a00fb629588442e8b3c527837a1a13d.jpg

7bd2839a3055428f8e6544b7e03c12cd.jpg

终审:樊老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