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永远在路上|地质中学一堂“有风景的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3月3日,我校聂素容政治名师工作室、政教处、团委、高中政治教研组、高一年级部分师生开展了“有风景的思政课”活动。工作室成员、高二年级政治备课组组长李姜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学习开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李姜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长沙市雨花区识字岭骄杨公园,寻访革命先烈杨开慧当年就义的地方。她以“有景、有声、有情”的沉浸式教育方式,介绍了杨开慧烈士短暂而伟大的革命人生,高度讴歌杨开慧烈士“心怀崇高理想的进取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奉献精神,宁死不改志坚的牺牲精神”,号召同学们学习先烈们信仰坚定、大公无私、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操,勉励同学们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创新的思政课堂让同学们“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同学们更加明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真正意义。
活动最后,同学们齐诵《蝶恋花·答李淑一》,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活动结束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慨: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少年有信仰,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必须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同学们在开慧精神的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乘风破浪,不负韶华,奋力扛起历史使命,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人的时代新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必定会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尝试创新思政课堂,地质中学思政课教师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