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国际科学教育五月微月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我校将科学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的科学教学路径。
【理念+】科学教育大家谈

5月13日,在我校的教研例会中,开展了第三轮“科学教育大家谈”研讨会,两位教研员结合高端培训学习心得分享了学科实施科学教育的思路。
高中化学组莫新苗老师结合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分享了学习经历及以下四个感悟:加强学科理解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之基;开发优质教学案例促进教师发展之本;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挖掘环境育人之魂;立足今天明天打造不同形式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组祝平开老师谈到此次培训的收获时感慨颇深,他认为培训既开拓了老师们的视野,又对高中阶段一些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争议问题得到了权威的解释、对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体系有了较系统的认知。他围绕“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和学业基础有怎样的关系;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创新教育渗透;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见解。
【理念+】智学网培训推进会

为提高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技术赋能教学效果,5月15日,我校举行智学网培训推进会,所有年级和学科的信息技术员及相关老师出席。
此次培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智学网进行考试创建与管理、如何查看与分析成绩报告、如何分析学情、如何进行考后讲评与针对性辅导等内容。通过培训,老师们对智学网有了进一步了解,大大提升了对“智慧赋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认识。老师们表示,通过对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情,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缺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且高效的教学辅助。
【课堂+】基于智学网大数据的试卷讲评课例研究

期中考试后,为提升试卷讲评的教学效果,我校教师积极开展“基于智学网大数据的试卷讲评课例研究”活动,探索试卷讲评的教学新模式。
初二语文组王丹老师展示了一堂研究课例。她根据智学网平台生成的智能诊断报告,将班级学生的高频错题、易错选项、知识点漏洞清晰展现出来;并借助相应的数据支撑,开展分层精准教学指导,共性问题集中讲,少数人的问题推送视频微课查漏补缺。在个性化辅导过程中,学生可应用智能化错题本推送的变式习题举一反三,进行强化训练。这充分展现了技术赋能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课堂+】“‘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和科学教育融合与创新”课例研究

为研究“‘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和科学教育融合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5月16日,高中化学组开展了课例研究,推出一堂主题式探究实验课例——《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之海水提溴》。本堂课由高一年级涂美玲老师执教,科研处、教育督导室和高中化学组多位老师参与听课评课。
涂老师以海水提溴为载体,整合从海水中获取资源的一般方法,将“情境—问题—知识—素养—技术”融合于一体进行整体设计。她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溴的应用—海水中的溴资源—液溴”等情境,引导学生提炼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实现溴离子到单质溴?如何将卤水中的溴单质提取出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夯实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及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等知识;通过讨论氧化剂的选择、溴水中提炼液溴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将从海水中获取化学资源的一般方法结构化:富集—转化—提纯。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核心内容,即: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达到了创设情境使教学有趣、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有用、注重问题探究使教学有理、渗透思想使教学有魂、关注主体发展使教学有效的效果。实验教学既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生成安全观、资源观、绿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化学组将以本节课为样本,继续深入探讨“‘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和科学教育融合与创新”的课例。
【活动+】初一、初二年级举行智慧平板英语词汇大赛

为充分发挥技术赋能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展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使用和表达能力,5月17日,初中英语组面向全体初一、初二学生开展了英语词汇大赛,评选出一等奖49个,二等奖52个,三等奖53个。
比赛过程中,学生使用智慧平板参加比赛,通过101智慧课堂答题;比赛结束后,后台自动生成比赛成绩及排名。这样既提高比赛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后台自动生成的智能诊断报告中包含多个评价指标,比如学生的知识点分析、能力点分析和s-p分析,学情监测报告中的词汇均衡等多元、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为精准教、个性学打通了“堵点”,教师得以更加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策略,让教学更精准;学生则更加明确自身的长短板和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补足“营养”,让学习更高效。
【活动+】我校蔬菜种植科学实践活动结硕果

走进我校蔬菜种植科学实践基地,绿意盎然的玉米苗随风而动,旁边的四季豆、西红柿、黄瓜苗也长得正欢。
“快看,我种的西红柿竟然结果了。”“哇,黄瓜好像也可以吃了。”“太好了,樟树港辣椒可以采摘了。”……游走于基地,学生们惊喜于农作物的每一个变化。
每天课间操和课后服务时间,地质中学的楼顶菜园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种植黄瓜、豆角和番茄,为什么要起垄或做畦?”“生长期什么时间追肥?”“我3月份种的草莓为什么还没有结果?”生物老师、地理老师一边指导学生除草、上架,一边回答学生的问题。
同学们边观察、边讨论,拿起笔填写着观察记录表,在动脑与动手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在出力和流汗中切实体会劳动的光荣。
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师生近距离接触自然、了解植物生长过程、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感受耕种乐趣、见证知识的力量和生命的奇妙变化。
【活动+】我校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5月26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科技强国 未来有我”第四届(2023-2024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湖南区域赛正式开赛。此项赛事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在校就读学生,组织开展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普及性的科技教育成果展示竞赛活动。
我校文理老师指导C2201班张明波、王炫榛和C2310班黄俊博参加了“月背行走创意赛”;危孟君老师指导G2204班贺予、G2207班胡家乐参加了“ICODE专项赛”。
【成效+】我校教师在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中获奖
在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2024年长沙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中,我校黄仁忠、李卓雅两位老师获一等奖,林洁馨老师获三等奖。
【成效+】我校学生参加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获省级一、二等奖

在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未来校园(中学组)”比赛中,我校两支队伍分别获湖南省一、二等奖。
由李卓雅、林洁馨两位老师指导的“小杨奇遇术”战队(队员:G2301班潘树,G2302班肖紫诺、王琦灵、杨博涛,G2311班范昕钰)设计的作品《心情贩卖机》获湖南省一等奖!由文理老师指导的“星际探索家”战队(队员:C2310班黄俊博,C2201班王炫榛、张明波、蒋锦霞)设计的作品《校园智能卫生间》获湖南省二等奖!
【成效+】我校学生入围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施活动国赛

5月18日上午,2024年湖南省中小学生科创实践活动暨第二十五届湖南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长沙市望城区麓山国际望城实验学校举行。由我校文理老师指导的C2310班黄俊博同学设计的3D创意作品《智能安防隧道》和C2201班王炫榛设计的作品《智能卫生间》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国赛。
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和共青团省委共同主办,省电化教育馆、长沙市教育局、望城区教育局共同承办。展示交流涵盖了科创实践、乐高教育、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等多个项目,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各校约1500名选手参与,其中包括476支科创类展示团队成员、261件数字创作和计算思维类入围作品的创作学生。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全省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反映了信息科技教育和科创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校的普及和深化。
未来,我校将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路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全力打造科学教育地中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