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示范校>详细内容

语言文字示范校

2018年下学期第14周常规诵读内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18-12-02 09:02:00 浏览次数: 【字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作品鉴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