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报道>校园报道>详细内容

校园报道

银河国际科学教育2025年1-2月微专刊

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5-03-20 19:00:13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我校将科学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的科学教学路径。

银河国际科学教育微刊

理念+

携手政和101平台研讨智慧作业设计

召开“李四光少年科学院”组建筹备会议

科大讯飞助力校本教研-聚焦技术赋能精准教学

活动+

地中学子寒假研学实践:行走课堂探秘山河,跨界融合赋能成长

地中师生“晒出科学含量”展风采:跨界互动点亮科普新浪潮

专家齐聚,共筑学校科学教育新高度

携手政和101平台研讨智慧作业设计

aeff96bcb7754be8ab790e21a8fcb622.JPG

为深化智慧课堂应用,推动作业设计与评价改革,2月19日下午,科研处组织召开“智慧作业设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邀请智慧课堂合作单位政和101技术人员与部分学科教研组代表共商智慧作业设计与应用。活动现场,学科教研员、平台技术员围绕“数据驱动作业分层、技术助力减负增效”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我校召开“李四光少年科学院”组建筹备会议

aca864fead564d02aac48c934a8d50ea.JPG

2月19日,“李四光少年科学院”组建筹备会议召开,我校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会议由科研处副主任黄仁忠主持,技术、地理等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参加会议,围绕少年科学院的组织架构、课程规划及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黄主任介绍了组建“李四光少年科学院”的背景与目标。他强调,该平台旨在弘扬李四光科学精神,整合跨学科资源,打造集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和科技竞赛于一体的综合育人载体,为青少年搭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实践舞台。与会教师结合学科特色,就科学院的课程体系设计、特色活动策划、实验室资源整合等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初步拟定少年科学院的发展方向。

此次筹备会议的召开是学校在青少年科学教育领域迈出的又一个新步伐。下一步,学校将细化组建方案,完善师资团队与硬件配套,并计划通过校内外联动、专家指导等方式,推动“李四光少年科学院”组建工作落地,助力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科大讯飞助力数学教研-聚焦技术赋能精准教学

c34d2191efe2483da3b1bed935fa9994.png

2月26日,我校初中、高中数学教研组联合康瑞华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共同举办以“技术赋能精准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特邀科大讯飞技术专家开展《银河国际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实践培训会》,教务处、科研处工作人员及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学习研讨,会议由高二年级主任张明斌主持。

会上,科大讯飞技术专员立足学校实际教学需求,系统讲解智学网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的操作逻辑与核心功能,通过案例分析演示等介绍“靶向教学”。参会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场景,就数据采集的精准性、分层作业设计与教学评价的智能化应用等展开互动交流。

刘校长在总结中强调,本次联合教研是学校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以大数据技术为抓手,积极探索“精准诊断—分层施策—动态反馈”的教学闭环。他鼓励教研组与名师工作室协同创新,将技术应用与学科特色融合,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未来,学校将持续引入优质资源,构建“数据驱动下的规模化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智慧校园建设注入新动能。

地中学子寒假研学实践:行走课堂探秘山河,跨界融合赋能成长

寒假期间,部分地中学子走出家门,以“学科融合+跨界实践”为特色,跨越湖南、河南两省,在嵖岈山、橘子洲、岳麓山、简牍博物馆、岳阳楼、西园北里等自然与人文地标中开展跨学科研学实践。将地理、生物、历史与英语学习融入真实场景,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知行合一的创新学习风貌。

此次研学活动由初中地理、生物、历史、英语学科组联合设计,未来将持续推进“行走的课堂”项目,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学科融通,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地中师生“晒出科学含量”展风采:跨界互动点亮科普新浪潮

adf9a0a4a49b4b719d93306bd07d31db.png

近日,我校师生积极响应由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指导,中国网、新浪微博主办的“晒出你的科学含量”大型互动征集活动,以创意作品和学科实践成果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晒科学”。地理组、信息技术组教师率先“接单”示范,其他学科踊跃跟进,通过多元形式展现学科魅力,传递“科学就在身边”的理念。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科普形式,鼓励师生用短视频、图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传递科学内涵。师生在创作中深化了对学科价值的理解,也让社会看到学校‘知行合一’的教育追求。我校将持续推进“科学+”主题项目,引导师生在真实场景中探索科学应用,助力“双减”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专家齐聚,共筑学校科学教育新高度

22e658a0401242a28332cd7457c7738f.png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科学教育品质,打造更优质的科学学习氛围,我校精心筹备并推出了一系列学科主题活动,特别邀请了多位在科学类学科教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师、专家来校,为师生们带来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讲座与学术交流。

数学组邀请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欧阳才学来校。欧阳老师深耕数学教育一线多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为我校数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数学思维拓展与创新教学方法的讲座。

明德中学物理学科中心主任、物理奥赛总教练阳轶军老师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物理备考备赛策略展开,为物理教师们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备考备赛方向上提供了宝贵建议与指导。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杨焱老师凭借对中学化学教育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教研经验,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涵盖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实验教学创新以及中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分析等内容的讲座。 别开生面的讲座内容,帮助师生拓宽了化学视野,为化学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雅礼中学生物备课组荣华老师,聚焦于生物科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向师生们展示了生物科学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也为生物教师们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上提供了新的灵感。

此次邀请名师、专家参与学科活动,是我校提升科学教育品质的重要举措。通过与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学习,我校师生在科学知识、教学方法和学科视野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未来,我校将继续积极推进多元化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探索科学教育的新路径、新领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我校将着力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路径

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全力打造科学教育地中范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