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地中的故事:欢迎走进人民中路168号的“独家记忆”(第五期)
时光轮转,蝉鸣嘹亮。一年盛夏已至,因梦想而相遇的学子们此刻交出了自己满意的“成长答卷”。回顾在地中的日子,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收获。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毕业生们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了属于人民中路168号的“独家记忆”。此时此刻,我们不妨和主人公一起乘坐时光列车,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青春”时光。
C2110 张钰涵

时光荏苒,三年的时光就如紧握在手里的沙子,悄无声息地流逝了。回首在地中这如梦似幻的三年,细细数来尽是美好。当初懵懂幼稚的孩子,如今已经蜕变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
时光的齿轮倒回至三年前的那个初秋,彼时的我还是一个不善言辞、性格内向、只爱好读书的小女孩。或许是我三生有幸,来到了充满爱与欢乐的C2110班。从前的我,只会独自一人遨游于书海,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可在C2110班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班主任刘贵英老师经常会举办名著故事分享会。从《西游记》到《水浒传》再到《海底两万里》,人人都积极参与,我自然也不例外。最初我会在讲台上涨红了脸,连一个故事也讲不完。但随着分享次数的增多,我在一次次勇敢的尝试中不断进步着,性格愈发自信与开朗。到了初三这年,我已经可以毫不怯场的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将我所喜爱的故事分享给全班同学。
永远难忘我荣获“湖南省书香少年”称号在升旗仪式上被表彰的那天,我站在全校师生面前,有些局促不安。在我看来,我只不过是一只书虫,如果没有老师及学校的推荐,我定然无法享受此等殊荣。这是学校及老师给予我的认可,也是地中给予我的一次成长的机会。因为他们,我的初中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中三年并不长,但却让我改变了很多。记得那时我总是不愿意去问题目,班主任刘贵英老师便贴了一张白纸在她办公室的墙上,让我每天问完一个问题便来签个到,我只得照做。第一次拿着题目悄悄站在老师身后,我紧张的听得见自己的心跳。但与老师温柔似水的目光交汇的一刹那,像是一只温暖的大手将我心中名叫慌乱的冰块慢慢融化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墙上那张白纸逐渐被我密密麻麻的字迹填满。与此成正比的,是我的数学成绩暴涨了三十分。自此之后,我遇到不懂的题目便主动去问,直到弄懂为止。如果是三年前,我一定会独自琢磨许久,也不愿意开口问一句,到最后不懂还是不懂。多次实践证明:开口问老师一句,可能抵得过我一人冥思苦想两小时。这是地中老师们教给我的,我认为这会令我终身受益。
在地质这三年,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那么可敬可亲、无私奉献。我会一直记得欣赏我的文笔,鼓励我写作的班主任刘贵英老师;也会记得在办公室里等待学生问问题,走路永远带风的肖小贵老师;还会记得上课幽默风趣,课后变着花样布置任务的何诚璐老师……太多太多的老师令我动容与不舍。如果没有他们的一步步引导,我大概率会跟从前一样,不擅长理科却不敢问,只想一个人默默啃书;学习方式也很死板,毫无效率。但我很庆幸没有这种“如果”,很庆幸遇见了她们,最终出落成如今这般阳光开朗的模样。
初中这三年,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与欢乐。我想,无论今后我在何时何地回想起在地中的这段日子,我都会被地中的青春活力、关爱温暖所感染,并且将这多姿多彩的三年,永记心底。在我看来,我与地中的故事一定还会是“省略号”,因为我将带着地中所教会我的一切知识和道理,特别是地中人的精神,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谱写出辉煌的人生篇章。
C2110 韦欣媛

踏入初中校园,我有幸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印象最深刻、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位老师,是身着一袭浅绿色套装、扎着高马尾、微笑着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语文老师,她是我的班主任——刘贵英老师。
初遇她的那一刻,感觉告诉我她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老师。果不其然,每堂语文课前都有一个小仪式,同学们站起身,大声念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然后再问好就坐。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那些原本让我觉得枯燥乏味的古文慢慢变得亲切起来,而我逐渐爱上了刘老师的语文课。
我对语文的热爱不仅仅来源于课堂上的仪式感,还来自刘老师课后的悉心教导。记得有一次考试我被刘老师叫到办公室,她把试卷递给我看。我一眼瞟到名著阅读部分惨不忍睹的分数,不禁皱起了眉头。正当我为自己的成绩感到羞愧时,她用一句“你有什么问题?”把我从情绪的漩涡中拉拽出来。我主动问询名著阅读题的答题方法,刘老师便带我逐字逐句地分析题目,从题目本身到命题意图,从作品主旨到作者创作意图……我们的讨论越来越细致,我对文字之美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刻。
临近毕业,刘老师给班上所有同学各送了一本收录七经的口袋书,她在扉页上为每个同学写下了不同的祝福。我反复抚摸着我那本小书扉页上“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八个大字,脑海中闪过无数个“时光镜头”——镜头里,刘老师耐心教导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带着人生经历去阅读名著,去思考经典作品里蕴含的人生哲理;镜头里,同学们为“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无涯‘乐’作舟”的辩题争得面红耳赤;争先恐后上台担任新闻小主播;大方饰演诸葛亮、周亚夫、变色龙等角色……这些难忘的经历是我初中生涯里最宝贵的财富。
回首过去三年,感慨万千。如今,我站在毕业的门槛,有时也会陷入沉思——未来的我究竟会怎样?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暂时还不知道,但我知道:刘老师要求我们在每节课前念诵的口号一直鞭策着我志在君子。我将带着刘老师的嘱咐和期望,继续努力学习,积极传递正能量,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C2110 易木云涛

“地质中学”是我成长路上的一个关键词,它见证了我的青涩懵懂,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蜕变。我与地中的不解之缘藏在一个个连成青春篇章的小故事里。
师生篇
一次初三数学课,肖小贵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两道压轴题。那是我未曾接触过的新题型,我盯着题目愣了半天。正当我冥思苦想之际,旁边已然传来沙沙的做题声,大部分同学都演算出了结果。“好,有同学已经做完了,那我们就开讲吧。”肖老师让最先举手的同学上台讲解。坐在台下的我望着台上神采奕奕的同学,再低头看看自己课桌上那列满公式的纸和毫无进展的题目,内心顿时被沮丧、迷茫情绪席卷。
进入初三后,我在数学压轴题方面遇到了极大的阻碍,繁多的公式、复杂的几何图形成了我与高分之间的一道厚障壁。“为什么我就想不到这种方法呢?我真的能攻克这道难关吗?”正当我在心里盘算着想要放弃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猛然回首,发现是肖老师。她见我状态不对,便俯下身轻声鼓励我:“把思路打开一点,辅助线做的大胆一些。多刷没接触过的题,不放过错题,多提问。压轴题实则说一点也不难,我相信你可以。”看着她信心满满的神情,我的心里也燃起了激情,一定要努力攻克难题,至少不能让肖老师失望啊!
在那之后,每个小憩后的午间、每个日暮前的傍晚,我都主动找到肖老师请教压轴题的做法。肖老师也毫不吝啬地将休息时间挤压出来,细致讲解每一道题目的正确思路,帮助我总结函数和几何压轴题的做题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临近中考的几次模考中,我的数学压轴题得分从只能拿四五分提升到了轻松拿下七八分。
同学篇
还是初三时期,我的右手因运动不当导致腕部骨折。刚打上石膏那几天,手基本不能移动,平常看似很简单的记笔记、值日等动作对此刻的我来说难如登天。
课间我坐在课桌前闷闷不乐,好朋友黄ZY走过来安慰我,并提出帮我补课堂笔记的想法。看着他热忱的表情,我纠结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初三时间这么紧,怎么好因为我而耽误他的学习呢。可是,黄ZY二话不说、执意要帮。
九点钟的夜很黑,一教二、三楼大部分教室都关了灯,C2110班教室里却还有点点微光。静谧的晚风拂过,将课桌上的书吹翻了页。黄ZY一边帮我补充课堂笔记,一边为我讲解疑难知识点。时间悄然流逝,我们俩时常到第三节晚自习结束还在学海中遨游。
团队篇
地中校园里的活动丰富多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厨艺大赛和诵读大赛。谁能想到,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厨艺惨不忍睹的“厨房菜鸟”,在短短一周时间里,也能晋升为“厨房大佬”,切菜、掂勺、煲汤、摆盘信手拈来。更想不到的是,我们班会因为诵读走上市级舞台,而且成功获得了长沙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顺利评为长沙市“书香班级”。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可三年生活却历历在目。感谢老师们的恪尽职守与暖心关怀,感谢朋友们的无声陪伴与默默支持,感谢团队的正确引领与默契配合,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长成才。
我很庆幸,三年前的我选择了地中;我更庆幸,三年前的地中选择了我。感谢地中带给我宝贵的经历与回忆,我将带着这份力量踏上新的征程,去追寻更好的自己。
提笔是情,落笔为念。一字一句,一点一滴,描绘的是个人成长的印记,表达的是对身边人最深情的告白。“我和省地中的故事”还有哪些精彩篇章?欢迎持续关注此栏目,咱们下期继续;也期待您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一同分享出您和省地中的故事。

